百年东芝或将退市,曾经的“日本第一”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博主:投稿投稿 2024-01-09 12:20:02 179 0条评论
摘要: 日本东芝,曾经的世界家电巨头,自2016年曝出财务造假丑闻以来,几乎再也没有过好消息。近日,多家日本企业联盟已完成对东芝的要约收购,预计东芝将在年内退市,结束长达74年的上市历史。...

日本东芝,曾经的世界家电巨头,自2016年曝出财务造假丑闻以来,几乎再也没有过好消息。

近日,多家日本企业联盟已完成对东芝的要约收购,预计东芝将在年内退市,结束长达74年的上市历史。

为了维系经营,从2015年起,东芝就开始靠“卖身”来续命。

2015年7月,东芝将旗下电梯事业部以8.64亿欧元出售其持有的芬兰通力近2400万股份。

2016年3月,东芝将家电业务80.1%的股份卖给了美的集团,美的也因此获得了东芝超过5000项白色家电相关技术专利,以及东芝在亚洲的工厂和渠道。

就在同一年,东芝还以近60亿美元出售旗下医疗系统公司给佳能,前者曾经是日本最大的医疗设备供应商。

2017年,东芝将电视业务以1.2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中国海信。

2018年,东芝以37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当年以天价收购的西屋核电,后者已于2017年3月申请破产保护。

2018年6月,东芝以180亿美元的价格将芯片部门出售给贝恩资本,这可是东芝旗下最赚钱的部门。

2020年,东芝将个人电脑业务转让给夏普。

2022年,东芝以1000亿日元的价格出售空调公司55%的股份。

经过这一系列出售,留给东芝已所剩无几,这家叱咤百年的优秀企业,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百年东芝或将退市,曾经的“日本第一”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1

创办于1873年的东芝,曾与夏普和松下并列日本白电“三巨头”。

它创下了多个“第一”。包括日本第一盏电灯,第一台冰箱,第一个电饭锅,第一个微波炉,以及全球第一台彩色影像电话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此外,东芝还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厂商,半导体销售额曾经位居世界第三。

中国人最熟悉的东芝产品,莫过于它的电视机与电冰箱,上世纪80年代,能拥有这两件商品的家庭,绝对能算富裕人家。

早在1939年,东芝就是日本最大的电机企业。二战以后,东芝广泛涉足电子、通信、医疗设备、半导体、铁路、电梯、发电、数控机床、核电等领域,成为了一艘超级航母。

巅峰时期,东芝一年的营收加起来,比丰田、索尼、本田这些巨头都要高,是当之无愧的“日本第一”。

身为多元化经营的代表,东芝历史上也曾多次遭遇危机,但最终都获得了重生。

1960年,东芝一度面临增长停滞的困境,得了所谓的“大企业病”。

1965年,土光敏夫走马上任,开启了著名的“土光革命”。

这场革命的重点是改善东芝的组织绩效,基本思路是:舍弃不赚钱的业务,强化赚钱的业务,调整组织与人事。具体内容包括:

出售东芝化学公司与东芝制药公司,做强公司的优势部门;

回购共治商事公司的主营业务,实现家电的产销一体化;

大规模整顿关联企业;

对领导层进行大换血。

经过换血与瘦身,东芝再次焕发生机,也为后来的鼎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上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东芝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我们前面提到的多个“第一”,就是从那时候诞生的。

尽管在家电领域所向披靡,但真正让东芝确立全球地位的,是它对半导体领域的投资。

1982年,东芝斥资340亿日元开启半导体研究,仅用3年时间就研发出当时全球最大容量的DRAM芯片,成为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

有了半导体的加持,东芝的电子相关类业务更是突飞猛进,1991年,东芝的销售额高达414.71亿美元,在全球最大的工业企业中排名第23位。

但好戏不长,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东芝再次面临危机。

2

1993年,东芝旗下子公司多达532家,关联企业157家,体量之大世所罕见。

然而,庞大的规模并没有让东芝的竞争力获得提升,企业增长再次停滞。更糟糕的是,一些赚钱的核心业务正在节节败退。

在东芝引以为傲的芯片领域,全球市占率从巅峰时期的50%下降至22%,来自韩国和美国的厂商正逐渐取代东芝的位置。

面对惨不忍睹的业绩,1996年,新任董事长西室泰三再次启动改革。基本操作与之前如出一辙:精简机构,裁员换人,但这一回,东芝打破了在公司实行了四十多年的终身雇佣制。

大刀阔斧的瘦身让东芝得以减负,1998年,集团宣布净收入增加89%。

1999年起,东芝开始了全方位的经营变革,从昔日的多元经营向移动通信、网络IT等领域重点投资,通过兼并、控股、结盟等方式大力进军IT行业。

与此同时,东芝还相继出售了镍氢电池、ATM卡、玻璃产品等传统业务,裁掉了近2万名员工。

2001年,东芝宣布启动“01号行动计划“,对组织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

“01号行动计划”首先将隶属于东芝的各个事业部分拆,变成10个自负盈亏的独立子公司,以增加。

东芝将数字媒体、移动通信、互联网、半导体等IT相关的业务拆成了7个独立的公司,这些业务的销售收入加起来,占东芝总收入的70%。

为了进一步降本增效,东芝出售了电池与化工等不赚钱的部门,并将日本国内21座制造厂关闭了30%,98家位于日本的制造公司与电机公司缩减1/4。甚至连曾经引以为豪的DRAM业务,东芝也果断剥离,将其卖给了美国的半导体公司——美光。

这一次的改革不可谓不彻底,从治理模式、组织架构到业务领域,东芝希望能脱胎换骨,把自己变成一家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企业。

2002年,东芝实现扭亏为盈。但是有意思的是,即使经过了那么大的折腾,东芝非但没有变得灵活,反而比之前更臃肿了。

到了2007年,东芝在全球各地的子公司多大598家,关联企业达208家,员工数量也增加到了20万人。

但是人多不代表拥有竞争力,当时的东芝有一个绰号,叫做“技术恐龙”,它涉足的领域众多,专利发明无数,从芯片、家电、医疗设备到核反应堆,每个领域都有显著的实力。

但事实上,这头看似不可一世的巨兽已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它在每个领域几乎都面临严重的威胁,这头年老又肥胖的恐龙,注定跑不过年轻的对手们。

3

外界普遍认为,东芝走上不归路,始于2006年收购美国的西屋电气公司。

2005年,西田厚聪担任东芝社长,为了挽救公司的颓势,西田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核电领域。

2006年,东芝以5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西屋电气77%的股权。西屋是全世界核电领域的标杆,为美国航母提供核动力,技术实力毋庸置疑。

东芝看中了西屋的沸水反应堆与压水反应堆技术,收购完成后,东芝接到了首批订单,对未来无限憧憬。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两起事件,却新生的核电业务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一个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东芝的订单量与资金周转。

之后则是2011年的地震海啸,由东芝建造的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让外界对核电站的安全性普遍产生了怀疑。

雪上加霜的是,被东芝收购的西屋电气其实是个无底洞。

东芝买下西屋时,这家核电巨头自身难保,已身陷亏损的泥潭,除了天价的“彩礼”,东芝还得为西屋支付高额的违约金,从而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财务压力。

即便如此,东芝仍旧没有放弃对核电的执念,还于2015年通过西屋收购美国CBI公司的核电业务,进一步扩大核电版图。

但是CBI同样负债累累,东芝同时背上两个历史包袱,把自己给套牢了。

由于核电业务的巨额亏损,让东芝于2016年的商誉减值达到了61亿美元,资不抵债额达到了50亿美元。据媒体爆料,东芝在美国的核电业务亏损金额高达63亿美元。

但比起失败的收购,真正给东芝致命一击的,是他的造假风波。

2015年,东芝被曝出财务造假,牵涉到4大部门,连续3任社长,媒体指出,东芝连续七年财务造假,虚报利润约合1562亿日元。

东芝的这起造假丑闻,不仅让这家百年企业蒙羞,也让整个日本制造业的声誉遭到了损害。

事后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东芝从2008年至2014年第三季度,所记录的利润比实际状况多了3倍,东芝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是以“基础设施事业的工程进度标准”,虚增了477亿日元利润,即利用工程进度编造成本与收益。

第二是在以电视为代表的家电事业部,通过多计费的方式增加88亿日元,再让有关部门晚一点开发票,以便将广告费与物流费计入下一个季度,从而让本季度的数字变得好看一些。

第三是夸大半导体领域的库存价值,我么都知道,库存也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抬高这批资产的价格,也能在账面上造成利润“增加”的假象。

第四是让电脑事业部的零部件交易收入增加,其实这批零部件都是从中国台湾采购的,因为采购价格不明确,让东芝做了手脚,虚增了592亿日元的“营收”。

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财务操作,东芝骗取了投资人和消费者的信任,使人们误以为这是一家蒸蒸日上的企业,从而继续为东芝投入资金,购买东芝的产品。

靠财务造假来粉饰太平,不啻为饮鸩止渴,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东芝已经回天乏术,黔驴技穷。这家企业用长达7年的虚假繁荣,换来了帝国的分崩离析,丑闻曝光后,东芝的股价暴跌,市场对企业的信心与信任一落千丈。

4

财务造假风波后,外界开始对东芝的企业治理模式加以反思。

但讽刺的是,仅仅从外表来看,东芝的治理结构在日本企业中名列前茅,甚至堪称行业的一面旗帜。

早在2001年,东芝就率先引入了三名外部董事,而当时几乎所有日本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都由内部人士担任。

2003年,东芝又设置了委员会,聘请独立董事,此举被媒体广泛赞誉,称东芝的做法已“走在时代前列”。

2013年,日本网站评价了120家治理良好的日本企业,东芝排名第九,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此时距离它被爆出造假丑闻只剩下两年时间。

既然东芝的企业治理走在同行之前,为什么像财务造假这样严重侵害股东利益的事,董事会竟然置若罔闻呢?

首先,东芝所邀请的外部董事,没有一个是财务会计出身的专业人士,换句话说,即使财报数据有猫腻,他们也不太容易看出来。

此外,即便是外部监察委员会成员,本质上还是从东芝内部选定的,所谓“外部委员会”只是个名头罢了,本质上还是由东芝自己人担任。

所以这个委员会形同虚设,和傀儡没有本质的区别,媒体透露了一些细节。

2008年,东芝即将发布当年第三季度财报,时任社长西田厚聪得知集团亏损184亿元,当即要求下属不得将数字公布,于是,当年第三季度的业绩就成了盈利5亿日元。

2012年,东芝数码事业部称企业上半年出现了201亿日元的赤字,但时任社长佐佐木则夫竟要求企业将数字改为盈利80亿日元。

几次造假得逞之后,东芝的掌舵者们渐渐“上瘾”,把伪造数据作为获得资本市场支持的必要手段。而在企业内部,从部门、分公司到董事会,“唯上”的企业文化根深蒂固,凡事听上级命令,一切行动按部就班,甚至指鹿为马也在所不惜。

但谎言终归是谎言,总有揭穿的那一天。东芝最终为自己的欺骗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5

尽管东芝在过去几年不断地剥离旧业务,开拓新领域,但是像电视机,平板电脑、移动硬盘这些不赚钱的”累赘“,东芝依然把它们握在手中。

那么,是不是因为东芝的经营理念过于“保守”,舍不得“割肉”,才让这些不赚钱的部门拖垮公司呢?

理念保守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最根本的原因不在这里。

问题出在东芝的半导体业务上。

前面介绍过,半导体是东芝最赚钱的领域,在东芝的转型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早在2011年,东芝开启了半导体业务的改革方案,目的很明确,开发新一代半导体产品,让半导体获得高附加值,同时舍弃传统的“全能式”产业结构,引领行业的发展。

然而,这个构想虽然不错,却面临现实的困境。

东芝半导体的转型需要一大笔资金,这个资金只能来自于市场。而在东芝的业务版图中,只有家电和电子产品能够提供这个市场。

但自从21世纪以来,东芝在这两个领域的优势均被来自韩国与中国的厂商所取代。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大量中国企业成为了外国品牌的代工厂,中国人很快就掌握了电子产品制造技术,而且成本比日本厂商更低,日本电子产品在中国风光不再。

而包括东芝在内的许多日本电子厂商,还在奉行垂直一体化的经营策略,将设计研发与生产制造过分集中于本土,质量虽有了保证,成本却居高不下。

短短几年时间,以海尔、海信、美的、格力为代表的家电品牌纷纷崛起,它们不仅技术卓越,还擅长打价格战,东芝招架不住,逐渐退出了中国市场。

一旦失去家电和电子产品这“半壁江山”,东芝芯片的出货量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东芝的这两样产品卖得好,他们家的芯片至少还能自产自销,并获得充足的现金流,就像韩国的三星那样,用电器市场来反哺芯片业务。

可惜东芝没有足够的市场为它的转型提供弹药,最后只能忍痛割爱,于2018年将半导体业务剥离。

随着半导体业务被出售,东芝走出困境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就此断裂。

百年东芝,失败已无法挽回。

6

东芝的衰败让人唏嘘,它的背后是整个日本制造业的没落。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电子产业就开始一蹶不振,从1990到2000年这十年间,日立、松下、索尼、东芝、三洋等日本电子巨头的利润一路下跌,进入新世纪之后普遍亏损,不少企业在“断臂求生”。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如今要么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要么沦为二三流的角色。在回顾这段历史时,人们通常把衰败的原因归咎于巨头们的”大企业病“,以及”路径依赖““管理僵化”“不思进取”等老生常谈。

以上原因固然都对,但只要走进他们的历史,就会发现事实没有那么简单。

就拿东芝来说,这家企业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在持续变革,每当危机出现,东芝就会开启重大改革,砍掉累赘业务,进入新的领域,收购,出售,拆分,重组,并及时进行组织结构调整,这哪像是一家“不思进取”的企业呢?

毫不夸张的说,企业改革就像渡劫,成功的无外乎三种:变人、变事、变天。

所谓变人,就是当企业经营出问题的时候更换管理人员,由继任者出台一系列新举措,包括裁汰冗员,改善业务流程,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这也是大多数企业都会采取的办法。

所谓变事,就是让企业涉足新的领域,进入新的蓝海,如果转型成功,就能给企业带来第二增长曲线,重新焕发活力。

东芝几十年来所走的,就是上面这两条路,它一度取得了成功,但是在面临重大的历史变局时,东芝还需要第三条路。

这条路就是变天。

所谓变天,就是通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改变行业的游戏规则,重塑整个市场的格局。

比如当年的台积电,通过专注于芯片制造,将普遍盛行垂直一体化的芯片产业划分为两个行业:设计研发与生产制造。台积电通过专注于芯片制造取得了技术优势,成为了几乎所有芯片与电子巨头的大客户。

再比如蓝色巨人IBM,这家企业一度被认为“一只脚踏进了坟墓”。但是在郭士纳上台后,IBM开始了企业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变革,这家曾经的计算机硬件巨头摇身一变,成为了提供产品和服务的IT解决方案提供商,帮客户进行信息架构与企业流程再造,开启了电子商务时代。

变天所需要的,不仅是杀伐果断,更需要非凡的胆略与眼光。遗憾的是,东芝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一系列变革措施,都只停留在前两个层面。

这家巨头看似忙忙碌碌,一会儿进军这个行业,一会儿舍弃那个领域,一会儿拆分,一会儿重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提出新想法或者新概念,如今看来,这些举措更像是用战术上的勤劳,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这也许就是东芝衰败的症结所在,它始终没能抓住战略核心,创造出对自己有利的态势,一路东奔西走,左冲右撞,最终耗尽力气,却依旧未能摆脱被时代抛弃的命运。

东芝的教训,也值得我们每个人警醒。还是那句话,比勤奋更重要的,是你的眼光、选择与定力。企业如此,个人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