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博主:投稿投稿 2023-12-05 12:29:01 184 0条评论
摘要: 老本退休,物色新本由于不想抱着公司配的砖头笔记本到处跑,加上当时英特尔正在不遗余力地炒作“超极本”的概念,因此在五年多以前就入了轻薄本的坑,手上这台联想YOGA13在过保后曾经修过...

老本退休,物色新本

由于不想抱着公司配的砖头笔记本到处跑,加上当时英特尔正在不遗余力地炒作“超极本”的概念,因此在五年多以前就入了轻薄本的坑,手上这台联想YOGA13在过保后曾经修过适配器和转轴,其它方面除了4G内存和128G mSATA SSD容量较小以外用起来还算顺手,但最近屏幕无故出现了两三条亮线,其中一条还会间歇性闪烁,很影响使用,送到售后被告知是屏幕和屏线的问题,全部更换需要花费2K多,虽然带触摸屏的本子更换屏幕价格贵点可以理解,但花2K多维修一台用了五年多的本子肯定划不来,因此也打消了维修的念头,同时也开始物色替代的本子。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新本选型一度纠结

除非有玩大型游戏的需要,否则我相信用过轻薄本的朋友都不会再考虑传统的笔记本,因此这次选型马上就有了方向,但最后却在三个型号之间纠结了不少时间。因为笔记本是通勤用的,平时也会拿去出差,因此尺寸和重量是要首先考虑的,尺寸超过14寸,总量超过1.5kg的基本不考虑,使用机械硬盘的不考虑,非金属外壳的不考虑,再结合5000-6000元的预算,然后筛选出下面三款型号。

惠普(HP)EliteBook 745G5 14英寸轻薄笔记本电脑(锐龙7 PRO 2700U 8G 256SSD Win10 FHD Office一年上门)惠普EliteBook 745G5这款的外观是我最喜欢的,商务气息浓郁,HDMI 2.0+USB Type-C接口可以外接两台4K屏幕实现60Hz输出,去客户那里做演示很给力,除此之外还内置了RJ45有线网卡接口和指点杆,这些都是我比较喜欢的地方,但由于之前用AMD平台有过不太愉快的经历,因此对这款使用AMD锐龙7的本子始终心存芥蒂,而使用同样模具的Intel平台本子Elitebook 840G5却要价一万多,超出预算太多只能放弃。

小米(MI)Air 13.3英寸全金属超轻薄笔记本电脑(i7-8550U 8G 256GSSD MX150 2G独显 预装Office 指纹版)看中的第二款本子来自小米Air 13.3寸i7四核增强版,配置、尺寸重量以及价格都在计划范围内,虽然说颜值不如上面惠普那款,但简约的外观我也比较喜欢,使用USB Type-C充电是我最欣赏这款本子的地方,但对于这款本子,让我纠结的地方也有不少,首先是散热设计方面,虽然说i7-8550U TDP只有15W,但独显和CPU共用一根热管的设计我始终比较介意,然后就是屏幕,13.3寸对于1080P分辨率来说如果不使用缩放的话字体看着吃力,加上我吃过镜面屏的亏,一来反光严重,二来全贴合屏幕意味着假如以后需要维修更换就只能换整套总成,维修费用高,毕竟有过前车之鉴,现在我对日后可能产生的维修成本也要考虑在内。

机械革命(MECHREVO)S1 72%IPS 14英寸5.9mm超窄边框轻薄笔记本电脑( i7-8550U 8G 256GPCIE MX150 2G)第三款本子来自机械革命S1 i7版,作为同方的子品牌,机械革命的名头不如前面两款响亮,但价格是最便宜的(首发时4999元)。这款本子的配置、厚度和重量方面都与小米Air 13.3相当,而最后我何为选择了它,用起来体验怎么样就成为楼主本篇晒单的主要内容。在一周多的使用时间里,我对这款本子大体上还算满意,然而也有些不足值得与大家分享,下面就进入文章的正题。

机械革命 S1 i7 入手体验

本文篇幅较长,体验项目较多,因此开箱什么的就省去了,网上可以搜索到不少开箱晒单,这部分就不占用大家的时间了。不过这里还得“表扬”一下京东,快5000元的笔记本套个塑料袋就送过来了,没有直接把胶带发票啥的粘在包装盒上面已经有进步了,呵呵。

关于硬件设计

就外观而言,机械革命S1 i7是前面提到的三款本子里面最朴实的,A壳表面是金属拉丝材质,毕竟尺寸不大,按下去没有明显的凹陷。图片中的Zippo打火机是辅助对焦用的,大家无视即可。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屏幕顶部有一小块凸出的地方方便翻开笔记本,个人感觉这是外观上的一处败笔。在触摸板边缘弄一个小凹槽完全能达到一样的效果,但外观上就不会产生违和感。翻盖手感方面,转轴的阻尼比较轻,但由于机身重量轻,要单手翻开屏幕依然有难度。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机械革命S1使用三热管双风扇设计,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屏幕底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散热排风口。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A壳左上角的凸印LOGO,我媳妇说像一个吻痕,哈哈,其实我更喜欢小米笔记本那种A壳无LOGO的设计。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笔记本正面,雾面屏搭配黑色磨砂窄边框,不反光而且不容易留指纹,这点我比较喜欢,屏幕下方边框较宽,但值得庆幸的是厂家没有在这里再弄一个品牌LOGO。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180°的屏幕最大开合角度在笔记本上并不常见,在小型会议或者洽谈的时候能派上用场,屏幕内容可以分享给更多人看到,一般使用这种设计的多为商务笔记本。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屏幕左右上边框实量为6mm,比戴尔XPS13边框宽一点,比燃7000窄。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C面使用一体式金属拉丝外壳,材质与触感跟A壳一样,键盘是最常见的六列设计,内置白色背光,有四个级别的亮度可调。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标准键帽尺寸实量17mm,快速打字时误触可能性较低,不过有一点我不太喜欢的就是键盘的字体,不论好坏,就是看上去不习惯。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和我接触过的轻薄本一样,机械革命S1的按键非常静音,但行程较短,段落感并不是十分明显,手感偏肉。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除了键帽字体以外,Fn键设置在键盘右侧也是一个比较奇怪的设计,花了一些时间才适应过来。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键盘下方的触摸板和指纹识别模块做在一块,触摸板来自新思,支持常用的手势操作,左右按键键程短,按键手感较为生硬而且有点响,不过我早就习惯了单指触击和双指启动右键,所以触摸板左右键手感对我影响不大。尺寸方面,高度与银行卡相当,长度略宽。左上角的指纹识别解锁速度够快,基本是即点即开,识别率我认为OK,但湿手的情况下很难识别。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关于键盘输入,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由于键盘上方以及键盘本身占去了较多的空间,这时候留给掌托的位置已经不多,特别是左侧掌托位置较小,打字时手掌有一小部分是悬空的,而且大拇指也经常会不经意碰到触摸板,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我都会外接鼠标并关闭触摸板使用。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所幸的是,只有约14mm的掌托离台高度加上掌托边缘较为圆滑,所以打字时即使不能承托整个手掌但还不至于太痛苦。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相比一般的轻薄本,机械革命S1的掌托离台高度还是较高的,原因其实并不在机身厚度上,机械革命S1使用的垫脚本身就很高,这应该是为了增加机器底部进风所作的妥协。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说起进风口,不得不提一下电源键左右两侧的镂空,刚开始我还以为这是扬声器的位置,但最后发现扬声器位于机身底部靠近用户的位置,而这里完全是辅助散热的。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本子左侧扩展接口提供了HDMI 1.4、USB 3.1 Type-C以及复合音频接口各一。不支持USB Type-C充电以及雷电3略感遗憾。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机身右侧提供了防盗锁孔、SD读卡器、USB 3.1 Type-C以及两个USB 3.1 Type-A接口。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机身右侧USB 3.1 Type-A接口有一个让我不爽的地方就是两个接口之间挨得太近,稍大一点的设备都无法同时使用,如果能将其中一个USB 3.1 Type-A接口调到另一边,使用起来将会方便很多。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毕竟我是一个轻薄本的老用户,其实早就习惯了USB接口紧张的情况,所以带RJ45网络接口的USB HUB基本都是随身携带的。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笔记本内置的读卡器走的是USB 2.0速度,而最近买的金士顿64G Canvas React高速SD卡支持Class 10 UHS-I U3 V30 A1速度标准,本是为4K录像准备的,官方标称读写速度分别是100MB每秒/80MB每秒。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然而用内置读卡器的话,速度跟便宜很多的Class 6普卡分不出区别。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此外,SD卡插进去以后会露出来一小截,好处是不容易忘记拔卡,但坏处是一旦忘记拔卡然后硬塞到电脑包里,SD卡有折断的风险。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换成高速读卡器以后,读写速度马上就上去了,然而每次用外置读卡器的时候还得把鼠标接收器拔下来。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吐槽过本子的USB接口位置以及读卡器之后,这里向大家推荐一款USB3.1 Type-A/Type-C双接口U盘。 Type-A接口部分是直接裸露的,而Type-C接口有旋转透明保护盖。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整个U盘很小巧,大小跟USB连接线接头差不多,对于电脑本身有Type-C接口而且USB Type-A接口紧张的情况很合适,而且这款U盘还支持手机使用,可以用手机直接读写U盘数据。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分别测试了Type-C接口和Type-A接口,速度几乎一样,证明本子的所有USB接口速度都是一样的,不存择优使用的问题。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说回本子,D壳同样是金属材质,不过并没有像A壳C壳那样使用拉丝工艺,一左一右两个对称的散热窗可以清楚看到散热风扇。使用金属D壳的轻薄本,在拆装D壳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D壳变形,五个垫脚的设计可以避免垫脚不平以及因此产生的共振。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重量方面,机身净重1.2kg。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适配器重0.215kg。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与手机充电器大小对比。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适配器由台达代工,宽电压设计,输出19V-3.42A,功率65W。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老本子联想YOGA13,平时使用比较爱惜,但边缘还是磨得有点褪色了,表面橡胶涂层也很粘灰,所以这次我是非金属外壳的本子不选。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老本子净重1.55kg,比新本加上适配器还要重一点。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13.3寸的老本对比14寸新本,由于新本的屏幕边框窄很多,所以屏幕大了机身反而小了一圈。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YOGA13 D壳是全封闭了,垫脚很矮,机械革命S1因为垫脚较高的缘故所以看上去比老本子厚,但其实除去垫脚的高度外,两款本子都很薄。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关于屏幕

机械革命S1的这块屏幕来自群创光电(以前叫奇美),现在是富士康旗下的面板工厂,型号是CMN14D5。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在屏库上可以找到这块屏幕的资料,从资料上了解到这块屏幕属于广色域广视角屏幕,8bit 16.7M色非6bit抖动8bit。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拿出红蜘蛛5侍候,测试建立在120nit(对应35%屏幕亮度),光度2.2以及6500K色温的标准下。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实测得98%的sRGB(CIE1931标准,下同)。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69%的NTSC,比官网公布的72% NTSC略低,但考虑到测试环境以及误差等因素,这个结果应该是符合目标的。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74%的AdobeRGB。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色调响应与灰阶。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屏幕最高亮度测得321.9nit。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色彩以及亮度均匀性。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屏幕右下角比左上角亮度高,但肉眼察觉不出来。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最后是色彩精确度结果。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屏幕实拍,当时相机可能离屏幕太近了,照片有轻微的摩尔纹,这个肉眼是看不到的,最后一张屏摄可以参考屏幕的可视角度。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关于整机性能

机器配置跟鲁大师的检测结果一致。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鲁大师综合得分173481(在高性能模式下测得,下同)。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PCMark10总得分3940。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关于电池与续航

鲁大师检测出电池品牌来自微星,容量为50Wh,与官方公布的参数一致。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使用PCMark8(Work conventional)电池续航测试测得本子的电池在常规工作的状态下可以使用4小时,测试时机器设置为高性能模式,屏幕亮度设置为120nit(对应35%屏幕亮度),打开WiFi,关闭键盘背光。需要说明的是,续航时间会受到使用习惯、设置、温度等等各种因素影响,因此结果仅供参考。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机械革命S1官方给出的参考续航时间为8小时+,而配置几乎一样的小米Air 13.3装备的是39Wh的电池(拆解图片来自网络),比机械革命S1的电池容量小了11Wh,但小米公布的参考续航时间为9.5小时,看来都只能作为“参考”。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机械革命S1在充电方面,半小时由19%充至42%,全程充电时间约为2.5小时。小米Air号称具备快充功能,半小时能充入50%,如果描述属实,在排除小米Air本身电池容量较小的前提下,小米Air的充电速度依然是优于机械革命S1。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关于CPU

机械革命S1有标配i7和i5两款可选,预售时差价400元,同样采用四核心八线程设计,我当时直接选了i7顶配。i7-8550U默认频率只有1.8G,但单核最高睿频可达4.0G,TDP 15W,集成UHD Graphics 620核芯显卡。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关于这颗U的详细描述可参见Intel ARK上的资料。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CPU跑分分别测试了Fritz Chess Benchmark、CINEBENCH R15以及CPU-Z,测试结果请见下图。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关于i7-8550U的性能,这里说个题外话,也许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类似“八代低压i7性能几乎赶上七代标压”的描述。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正好同事的机器用的是标压i7-7700HQ,简单对比一下,光单核性能而言,i7-8550U得益于更高的单核睿频,在单核性能方面的确高于i7-8550U,但再参考多核心性能,标压i7-7700HQ依然领先i7-8550U 20%以上。因为对比的机器是同事的,不好意思占用太多时间,因此只简单测试了CPU-Z Benchmark的对比,仅作参考。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关于显卡

机械革命S1使用核显+独显双显卡方案,独显来自NVIDIA GeForce MX150,自带2GB GDDR5显存。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显示输出方面,实测可以同时内屏显示+外屏2K/60Hz输出,如果外接4K显示器的话,受限于HDMI 1.4,4K分辨率下只能30Hz,所以最后在机械革命S1与惠普EliteBook 745G5之间实在纠结了很久,毕竟惠普那款支持4K/60Hz在去给客户做演示,连接4K电视的时候效果会更好,而机械革命S1只能将就把分辨率降到2K使用。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独显性能方面,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实测显卡得分为1689分,与台式机的GT 130处于同一性能水平。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游戏测试用了我平时常玩的两款游戏,《CS:GO》最高特效开垂直同步,游戏全程可以稳定60FPS,流畅不卡顿不掉帧。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吃鸡》的话对配置要求高很多,即使是把特效全部关闭也未能达到60FPS,不过40~45FPS左右也算勉强能玩,在一些贴图比较简单的场景可以上升到50FPS左右。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关于存储

SSD性能方面,机械革命S1标配一块FORESEE P900 256G NVME M.2 SSD。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FORESEE这个品牌中文名叫江波龙,经了解它是全球前三的SSD封装大厂,他家的产品主要供应品牌机厂商,自身并不对外零售,所以知名度远不如三星,东芝等等品牌。江波龙在去年收购了美光旗下的存储品牌Lexar(雷克沙),在技术实力方面应该是没啥好担心的。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AS SSD Benchmark跑了四次,分别选择1G/3G/5G/10G的数据量,这款盘从测试看来性能不算拔尖,但读写速度很稳定,符合品牌机追求稳定的初衷。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SSD写入测试时顺便测了一下SSD的温度,全程基本在60℃-65℃之间徘徊,室温27℃仅供参考。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关于散热

本子使用三热管双风扇散热,其中用两根热管对付显卡,一根对付CPU,系统里面自带一个名叫“silent option”的软件,在这里可以看到两个风扇的转速,风扇转速也可以在这里手动调节,默认自动模式在低负载的时候风扇会停转,中负载转速会升到2000RPM左右,这个时候需要把耳朵贴近机器才听到风扇声,到了3000RPM左右风扇声音开始明显,而玩游戏的话一般会飙到4000RPM左右。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高级设置里面可以手动设置风扇转速曲线,适合老玩家,但我不建议一般用户去调这个,避免设置风扇转速过低损坏硬件。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室温27℃,本子的待机温度50℃左右,这个时候风扇是没有转动的,因为独显这个时候没有运行,所以看不到独显的温度。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玩游戏的话,CPU和显卡温度都会达到80℃以上,CPU最高曾经达到90℃,不过看温度曲线这90℃只维持了一下就马上降下来了,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80℃左右。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入手注意事项

前面谈完硬件以及使用体验,接下来根据一周多的使用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款机的入手注意事项。

关于机器卡顿的问题:机器到手的时候已经预装了1709版Win10家庭版,当时用了一下午感觉机器偶尔会发生卡顿的情况,就是用着用着画面会突然定住半秒左右,然后就恢复正常,这个情况不定时出现,感觉是发生在核显和独显切换的时候,但发生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这个我第一时间就考虑到有可能是系统的问题,用U盘安装了最新的MSDN 1803版Win10,从NVIDIA官网下载了最新的独显驱动装上之后这个问题没有再出现过,由此判断原装系统有可能存在软件冲突导致机器间歇性卡顿,重装系统+驱动后问题解决。

关于驱动程序的问题:

重装系统之后到机械革命官网下载了驱动,其它驱动都安装好了,唯独触摸板驱动无法装上,exe文件执行不了,后来通过咨询400得知需要在设备管理器找到“PS/2兼容鼠标”并右键属性-驱动程序-更新驱动程序,将驱动位置指向官网下载的驱动文件夹即可。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接下来驱动就会自动安装,刚才的“PS/2兼容鼠标”已经正确识别为触摸板,手势控制功能全部可用。

我的轻薄本升级之路,机械革命 S1 i7 笔记本详测

关于触摸板间歇失灵的问题:在一周多的使用中,楼主还遇到了触摸板间歇性失灵的问题,一天之内大概会有一两次触摸板突然失灵两三秒的情况,后来确认这是因为触摸板SMBus总线与其它需要使用SMBus总线的软件产生冲突所致,例如鲁大师,删除鲁大师之后问题有所好转,当然最直接的办法是卸载新思的触摸板驱动,但手势就不能用了,400那边说新版的触摸板驱动会解决这个问题,如果遇到这个情况的朋友可以试试以上办法。

关于充电的问题:电池电量在90%以上无法充入,这是避免电池反复充电的保护措施,使用至90%以下就能正常充电。

总结

总体而言,对于这次轻薄本的升级经历还是满意的,如果这款本子存在的那些不足并不是你在意的,那么机械革命S1会是一款不错的机器,下面就跟大家总结一下优点和缺点。

优势

1-外观轻薄,金属外壳硬度高触感好;

2-屏幕左右上方向超窄边框设计,屏占比高,将14寸的屏幕塞入了13寸的机身;

3-8bit广色域屏幕颜色好,看着舒服,可视角度大;

4-标配50Wh电池,满足连续工作4小时;

5-指纹识别模块虽然只能作为登陆系统使用,但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体验不错。

不足

1-原装系统会有卡顿的情况,出厂自带触摸板驱动与其它软件冲突会发生间歇失灵的问题,待新版驱动修复;

2-机身上的两个USB 3.1 Type-A接口靠得太近,尺寸较大的USB设备无法同时使用;

3-内置读卡器走USB 2.0总线,无法释放高速SD卡的速度;

4-HDMI接口最高只支持2K/60Hz或者4K/30Hz,无法4K/60Hz;

5-内置扬声器音量较小。

作者:harrisheagle